首页 > 党建园地 > 正文

2014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风采
2017-04-25 10:12:18   来源:   点击:

 

2014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风采

2015年01月28日 09:20:14访问量:821
 
 

一片丹心育桃李 三尺讲台铸师魂

——2014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风采

 

李广:为了山娃快乐成长

  【简介】李广,男,满族,19585月出生,中共党员,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县棋盘山学区莫里莫幼儿园教师。他几十年扎根偏远山村,将百亩荒山化作能持续创造经济价值的校山,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建设了一所花园式的幼儿园。他让山里娃有了自己的乐园。 

  19773月,李广怀揣教育梦想,走上了三尺讲台。38年的教学生涯,由青春年少变成两鬓斑白,他一直坚守在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哈里哈乡莫里莫村,一个距县城50多公里的偏僻贫穷落后的深山沟里。 

  这里只有一条蜿蜒的村路与山外相连。交通闭塞导致乡村贫穷落后,人人都想离开。而他在这里一干就是38年。 

  2004年,随着农村学校的布局调整,原村小学改办成幼儿园。当时的条件很差,校园破烂不堪,一遇大雨天,沙石遍地。 

  李广以校为家,不等不靠,努力改善山村落后的办学条件。他擅长木工、泥瓦工活,用肩扛、手搬,独自为学校砌围墙、垒月台、砌台阶,平整院落,硬化活动场地。他用自备的工具做橱具,改制桌凳,焊制安全护栏。在没有报酬、没有帮工的条件下,他挤时间、赶进度,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在学校忙碌着…… 

  他对校园进行了设计,循院就势、随高就低,建绿地、植物园、花园、果园。每天天刚一放亮,李广就出现在工地上,饿了就吃一口从家带来的干粮,困了就喝口凉水提提神,头痛了就吃点止痛药。家里人看到他疲惫不堪的样子,都心疼地说:歇歇吧,你都多大年龄了,不要逞能了。 

  多年的付出,他终于打造了一所具有山村特色的花园式幼儿园。如今,这里春天绿树成荫,夏天花草飘香,秋天硕果累累,一片生机盎然。 

  办乡村幼儿园,最难的就是没钱。为了改善办学条件,他与村里协商,把100亩荒山划归学校。自己动手植树造林,换成钱补贴校园。从那以后的30多年,他无论寒暑,除草、修枝、打杈,常年管护。 

  可是,这么大的山林,一个人总是忙不过来。他绞尽脑汁,经过几个不眠的夜晚,终于想出一招:跟村里换工。他利用暑期承担村里人口普查任务,放弃早晚和双休日休息时间帮村里整理档案和文稿;而村里出钱雇工,完成30亩山林的刨坑整地和植树。 

  如今,这百亩校山成为幼儿园永恒的财富。2007年,他采伐其中一部分树木,收入了3万多元。他把这笔钱全用于翻新校舍、改善饮水设施、焊制安全护栏和添置幼儿休息用床,让孩子们住得舒服、玩得开心。 

  每次外出参观,看到城里的幼儿园玩具特别多,他羡慕得不得了,总觉得愧对园里的孩子们。回来后,他着了魔似的四处搜集各类废旧物品和板材的下脚料,用自己的锛、凿、斧、锯,一边琢磨一边尝试着制作各种玩具、学具。 

  后来,他还发动幼儿跟他一起收集废旧材料,手把手地教孩子们自己制作玩具。几年下来,既节省了大量开支,又开发了孩子的智力。现在,幼儿园室内外,到处可以看到他和孩子们共同制作的精美教具。 

  自办幼儿班起,他一直扮演着园长、教师、保姆以及园林工、清洁工等多重角色。每逢冬季,他早早把学校锅炉生暖,遇到下雪天,把院落的积雪清理干净;夏季中午,他会给孩子熬好绿豆汤,做好可口的小菜。遇到家长农活儿太忙没时间接孩子,他亲自把孩子送到家长面前;遇到孩子生病,他会用自行车带着孩子到十几里外的村卫生所治病。 

  李广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但他有壮丽的人生——那就是让这些山里娃有了自己的乐园。

乌兰:讲台上的璀璨人生

  【简介】乌兰,女,蒙古族,197012月出生,中共党员,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镶黄旗蒙古中学副校长。她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大胆开展了历史法教学,即将历史、语言、语法、民族、耐心五位一体,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曾获得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班主任等荣誉。 

  1989年毕业于锡林郭勒盟蒙古师范的乌兰,怀着一颗热爱教育的心投身到镶黄旗新宝力嘎苏木学校任教。基层虽苦,但她没有一点怨言。这一干就是5年,她先后被评为优秀教师优秀少先队辅导员三八红旗手等。由于工作出色,1993年她被调到镶黄旗职业中学,1998年又被调入镶黄旗蒙古中学。 

  在镶黄旗蒙古中学,乌兰是大家公认的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学以修身、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致用的模范。 

  为了提升学生对蒙语的学习兴趣,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她大胆开展了历史法教学,即用历史、语言、语法、民族、耐心五位一体的教育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民族语言的热情,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比如,她经常把一些历史典故融入蒙语文课文里,或把一些语言形成的过程融入语法里给学生讲,既集中学生听课的注意力又增强了记忆效果,使枯燥的学习增加了趣味性。而随之带来的困难是老师备课任务的加重,因为这样讲课需要老师在熟悉课文的同时,还要把相关的内容有机地结合到课文内容里。 

  发扬学生特长、发挥学生特点是她在教学中一贯坚持的原则。她针对学生不同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鼓励学生大量阅读各类书籍、报刊,并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创办了校报,自己亲自担任主编,指导学生进行文学创作,组织学生参加文学社团活动,发表文学作品。她的学生近几年在《内蒙古日报》《内蒙古少年报》《中学生作文集》等报刊杂志上发表了30多篇作品。 

  她对所教过的每一名学生都有着深厚的感情。2006年春季,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面积学生流行性感冒,使学校不得不下令停课,防止流感疫情扩散。面对这种情况,乌兰主动向学校请缨,对100多名患流感的学生进行值班守护,早出晚归,一守就是一个星期。家中念小学的孩子和70多岁的老母亲全靠爱人一人照顾,为此,爱人抱怨甚多。乌兰并没有因此而退缩,她耐心地对爱人说:“100多名学生患了流行性感冒,都在住校,我是班主任,如果我不去照看,还算是老师吗? 

  像这样的事,在乌兰执教的这些年里还有很多。乌兰就是这样,用几十年的行动让大家领悟到了亲情和爱的真谛。她用爱心温暖着、帮助着每一个学生,她是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她也因此得到了无数的爱心回报:每当逢年过节,她都会收到大量来自各届学生的祝福与问候。 

  孩子们视乌兰为母亲,在信中说:老师,感谢您的辛勤培育,您就像我的妈妈一样,关心我、帮助我、教育我,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不会忘记您给予我的教导和恩惠! 

  几分耕耘,几分收获。在她任教的25年里,她多次荣获旗级、盟级、区级、国家级奖励。她编写的初中《蒙古语法手册》在多所中学被采用。但在成绩面前,她并没有满足,更没有停步。无论担任什么职务,她从来没有离开过讲台,一直拼搏在教学一线。每当说起这些,她仅仅是淡淡一笑:过去的成绩已成为历史,人应该干什么都要干出点样子来……”

仲威平:教学点里甘守寂寞 

  【简介】仲威平,女,汉族,196610月出生,黑龙江省铁力市工农乡中心小学教师。为了不让孩子们失学,她走过了近10万公里的送学路,为了教好孩子,她探索出一套动静搭配的独特复式教学法。 

  小兴安岭南麓坐落着一个普通的小村——铁力市工农乡兰河村,这里有一名默默无闻的教师,在一人一校的状况下,一干就是20多年。20多个寒来暑往,每天上下班近20公里乡村土路,十余名孩子造就了一个甘守寂寞、甘愿奉献,尽心竭力为未来播种希望的人。她的名字叫仲威平。 

  仲威平自1987年参加工作至今,便在黑龙江省铁力市工农乡中心校兰河教学点担任教师。这个偏远的教学点,最多时有十几名学生,最少时只有4名。为了不让孩子们失学,仲威平风雨无阻,每天骑自行车往返在乡间小路上。20多年来,仲威平走过了近10万公里送学路。 

  在这20多年里,不仅是路途的艰辛,还有许多令人担惊受怕的事。她遇到过很多困难,可从来没有向领导提出过任何要求,总是毅然决然地迈出家门。她的信念是:成就一个孩子,造福一个家庭;成就一个家庭,造福整个社会。 

  其实,离仲威平家不到两里地就有小学,20多年里,她有好几次调动机会,可她总是说舍不得这些孩子。 

  由于过度的体力消耗与常年饮食不当,仲威平常常被疾病困扰。由于常年在学校吃午饭,学校一直没有饮用水,她每天都从家里用瓶子带点水,冬天一路上水结成冰,到了学校,冰又化成水,三口干粮两口水,饥一顿、饱一顿,她得了很重的胃病和风湿病。 

  2003年,仲威平患病须手术治疗。如果做手术,一休息就要一两个月,为了不扔下孩子们,疼痛严重时,仲威平就一边打点滴一边上课。孩子们放假了她才去做手术。 

  仲威平的母亲患有严重的糖尿病和心脏病,2007年夏天的一个早晨,老人对女儿说:今天你别上班了,在家陪陪我,我好不舒服。但为了不影响学生上课,她还是没舍得请假。俗话说,自古忠孝难两全。当上到第二节课时,仲威平得知母亲病逝的消息,失声痛哭,她骑上车疯了一样赶回家中…… 

  为了兰河村的孩子,仲威平没有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儿子,在儿子成长的过程中没有更多地去陪伴他,结果儿子因几分之差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只读了电大。而老师的爱人和儿子却一直理解她,默默地支持她。 

  仲威平用无私的奉献赢得了各级组织的表彰和奖励,多次被评为铁力市优秀教师,伊春市劳动模范、黑龙江省优秀班主任、省乡村教师奖、感动铁力感动伊春年度人物;2009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获黑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省五一巾帼奖;获得全国五一巾帼奖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荣誉称号,并作为黑龙江代表在人民大会堂做了演讲报告;2013年被评为全国最美乡村教师。 

  她一直不放弃对贫困、单亲、留守儿童的关爱,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20136月,成立了以仲威平名字命名的爱心工作站,工作站的办站宗旨是:凝聚社会爱心力量,关怀农村留守儿童群体,关心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关心农村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关注农村贫困、单亲、残疾儿童的生活救助,实施爱心传递。 

  按照一般情况,有着20多年教龄的仲威平应该是弟子三千,桃李天下,但从兰河毕业的学生迄今不足百人,这就是她事业的全部,是她多年付出的宝贵回报。正如一首歌中唱到的长大后我就成了你,那间教室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你

 

葛华钦:醉心特教无怨无悔 

  【简介】葛华钦,男,汉族,195412月出生,中共党员,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特殊教育学校校长。1986年创办聋哑学校,28年来,他把单一的聋哑教育学校发展成了集听障教育、智障教育、康复教育、职业教育为一体的特殊教育学校。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特殊教育学校创建于1986年,原名溧水县聋哑学校,起初只有18名聋哑孩子、3名教师。这是当时南京郊县最早的一家。 

  1997年,学校迁往县城,成为集听障教育、智障教育、康复教育于一体的寄宿制特殊教育学校,这还是南京郊县最早的一家。 

  2001年,学校开垦荒山800亩,开展残疾人生产自救,建成溧水特校实验基地,这在全省是最早的一家。 

  2008年,学校创办农业职业中专,形成教育培训就业一体化办学模式,现有27名残障毕业生在此就业,这在全国是最早的一家。 

  2014年,学校基地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级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这是目前全国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中最大的一家。 

  …… 

  葛华钦,年届六十,清秀儒雅,有浓厚的悲悯和大爱情怀,似为特教而生而活。他是溧水特教事业的开拓者,是特教战线耕耘不辍的老黄牛。他带领溧水特教人用信仰书写了溧水特校的一部辉煌发展史,用大爱创造了残疾人头顶的一片蓝天。 

  每个聋哑孩子的家庭都是一部悲情史。葛华钦说,如果家里的聋哑孩子不能接受好教育,这个家就真的没希望了。 

  在一般人眼里,对那些残疾孩子,似乎没有必要那么当真,有饭吃、不出事就行。特校也是学校,要像模像样搞教学,要讲成绩,要讲质量,要对学生负责。葛华钦说,孩子们生理上有残缺,但我们的教育应该是完整的。  

  2000年,一封来自聋哑毕业生的信触动了葛华钦的心。这群孩子虽然合格毕业,但由于社会抱有偏见和歧视,他们很难找到工作,很难自食其力。葛华钦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如果能通过教育培训让他们实现自食其力,生活有着落,就等于拯救了他们一家子。葛华钦说,我们必须转变传统的办学思维,自加压力,为残疾学生终身发展服务。 

  20012月,他向当地政府申请划拨(或租赁)溧水县城南郊的300亩荒山作为教育培训就业基地。那里,乱石林立,坟茔遍布,杂草丛生,不见人烟,方圆两公里连个可供避风躲雨的屋棚都没有。在这里,葛华钦和他的同事们要用双手开创残障孩子的美好未来。 

  13年过去了,包括租赁土地,基地已发展到如今的800多亩,建有3个园(牡丹、葡萄、盆景)、4个区(水产养殖、苗木繁殖、果鸡放养、无公害蔬菜)、花卉超市、蔬菜大棚及苗木基地,还建有2000多平方米的现代化玻璃温室。这里的学生是幸运的,在接受9年义务教育后,还能在基地再延长3年,重点加强种植和养殖技术学习,完成12年教育;学校还增设了听障学生职业中专,主修现代农业技术专业,开设种植养殖两类课程,填补了南京市特教领域农业职业教育的空白。 

  28年路漫漫,葛华钦怀抱对特教事业的忠诚、对残疾孩子的真爱,无怨无悔地行走在特殊教育第一线,把特教事业做得风生水起、红红火火。立业先立德,德之芬芳才有业之茂盛,人们敬佩他的,更敬重他的。 

  没有什么,我只是做了我应当做的事。面对一次次荣誉加身,葛华钦对各级领导、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和全体同仁的无私付出满怀感激,他说得最多也最朴素的一句话是:谢谢,谢谢关心!

潘懋元:人不下鞍马不停蹄

  【简介】潘懋元,男,汉族,1920920日出生,中共党员,厦门大学教授。他15岁开始从教,在他近80年的教书育人生涯中,接受过他的恩泽的学生不计其数。他创建高等教育学科,全国主要高等教育研究单位几乎都有他的学生,将他的教育和办学思想付诸实践。

  潘懋元15岁开始从教,至今已79年,执教于小学、中学直至大学,其中担任过小学校长、中学教务主任、大学教务处长、大学副校长。他倾其一生奉献给学生,为中国教育的研究和实践作出了巨大贡献。他曾说,我一生最为欣慰的是,我的名字排在教师的行列里如果再让我选择一次,我还会选择教师这个职业。 

  在从事高等教育研究的数十年间,潘懋元始终坚持高等教育研究要为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的理念,应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之需,站在时代的前沿,紧扣时代的脉搏,做时代的先锋。潘懋元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敏锐地感觉到不能把大学生当成小学生一样来教育,倡议建立高等教育学新学科,以促进高等教育的改革与提高,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专门人才。 

  1978年,潘懋元在发表的论文中提出,开展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不仅是为了解决高等教育的特殊问题,对于丰富整个教育科学的研究内容,促进整个教育科学的发展与提高,也具有深刻的意义,揭开了中国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序幕。 

  1983年,潘懋元出版了《高等教育学讲座》,为第一本《高等教育学》的诞生和中国高等教育学学科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过不懈的努力,第一部《高等教育学》于1984年出版,标志着一门新学科的诞生,同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将高等教育学列为二级学科。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学科的倡建者和奠基人,潘懋元先生一方面为中国高等教育学科的建立奔走,在他所工作的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亲力亲为。与此同时,他把学术眼光投向全国,从全国的大局和学科发展的大局来谋划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积极推动和鼓励其他大学和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开展高等教育学研究和学科建设。 

  1986年,厦门大学建立了我国第一个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点之后,潘懋元关注全国高等教育学和机构的建设、发展,并积极谋划和推动其他大学高等教育学博士点的建设。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我国教育学科内博士学位点建设竞争异常激烈,潘懋元凭借他个人的学术影响力和智慧,有效促成了全国最早的4个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点的建立,并积极为它们创设良好的学科发展的平台和空间。 

  在多年的高等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潘懋元还探索了一套适合研究生培养的学习研究教学实践三位一体的研究生课程教学法。除了重视学生课程学习外,还强调博士生的学术活动、论文写作和思想修养。他积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术环境,让学生在其中深受熏陶。他积极鼓励学生在学术例会上做学术报告和参加学术讨论,还支持他们在校内开讲座。同时,他与校外学术组织联系,让学生撰写有定质量的论文去参加校外学术会议。学生们在参与的过程中活跃了学术思想,扩大了学术视野。 

  在厦大教育研究院每个学生眼中,潘懋元不仅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导师,还是自己做人的航标和榜样。他常说的一句话是:导师对学生在专业知识上的具体帮助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方向上的指引、方法上的点拨及人格上的影响。他一直用自己的身体力行告诉学生欲为学,先做人

王祖德:农村职校谱写青春

  【简介】王祖德,男,汉族,19725月出生,江西省萍乡市武功山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党总支书记。从事农村中职教育17年来,他凭着对农村中职教育的一片忠诚和对山区学子的眷眷亲情,谱写出农村中职教育壮丽的诗篇。

  王祖德热爱自己的事业,热爱自己的学生,热爱农村中职这片养育他的热土。他常常告诫学生,就读中职学校也同样需要艰辛付出,没有刻苦的钻研和不懈的追求就无法适应现代社会需求。工作中他废寝忘食,每天的工作时间都在十几个小时以上,绝大部分节假日也都用在教学与研究中。十几年来,他放弃了外出发展的好机会,执着而辛勤地耕耘在农村职业教育这片土地上。 

  王祖德真诚对待每个学生,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在他的眼里没有差生概念,他认为学生不能以好坏区分,只是爱好和特长不同。他以广阔的视野、先进的理念、灵活的方法,指导学生探究问题,解决他们学习中的困难和疑惑,带给学生学习的动力、鲜活的知识和成才的本领,使学生自信、自立、成功成才。  

  他教育理论功底扎实,善于创造性地选择与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在教学上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他把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循循善诱的教诲,像甘泉、像雨露,滋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田。大家送给他一个亲切的绰号——“王琢磨,这饱含着人们对他渊博的知识和不懈探索精神的敬佩之情。 

  曾经有老师向王祖德诉苦:学生德育工作真是烦人,有些事理吧,昨天才找学生谈过话,今天又重犯……王祖德何尝没有这种苦恼?俗话说久病成医,办法总比困难多! 

  王祖德提出了建立学生德育银行模式。学校为每名学生建立一个德育银行,准备了两张信用卡,以100分为准入存款,一张明卡张贴于教室墙壁上,上面纸墨笔载其德育银行的借支收入,一张暗卡在学校网站德育银行平台上,学生、家长可以随时通过输入自己的账号密码进行查询。 

  王祖德说:制度可以管住人,但不能感化人。学生不是任人摆布的木偶,管理怎能一刀切?只有进行深入细致的德育工作,才能春风化雨,润及学生的心田啊! 

  连续10多年的班主任工作,连续10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成绩出色,王祖德对教育工作研究由自发逐步走向自觉,由零星的经验总结走向独具特色的理论升华。他研究出了学校教育工作四五三实施策略,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为丰富校园生活,王祖德率先在班上成立了业余篮球队、武术队、围棋兴趣小组等,举行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秋高气爽的金秋时节,组织学生去烈士陵园扫墓,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春暖花开之时,带领学生前往风景名胜区踏青,感受大自然的神奇瑰异……寓教于乐,润物无声。通过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和见习实践,同学之间的关系融洽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愉快了,抱怨厌学的苗头消失了。 

  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使王祖德深深体会到,要培养出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不仅身体健康,更要精神健康。 

  一枝独秀不是春,姹紫嫣红春满园。在王祖德感人事迹的感召下,出现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的育人故事,浓浓的师生情让青春在爱的阳光下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陆繁伟:山区教育领跑人 

  【简介】陆繁伟,男,汉族,19715月出生,中共党员,山东省枣庄市共青希望学校校长。23个春夏秋冬、翻越208座山头、2400次家访、46本教学日记、8.2万元捐款,陆繁伟在贫穷的山沟沟里给孩子们营造了知识的暖房。 

  办学条件差、教师队伍老化、学生流失多、留守儿童管理困难等问题,往往是山区农村教育的真实写照。偏居沂蒙山区一隅的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徐庄镇,亦不例外。 

  然而,在这里,却有这样一位小学校长,他23年如一日,从教师到校长,用踏踏实实的行动,一步步破解着这一道道教育难题。这些年来,他先后翻越208座山头,到学生家里走访2400多次,写下了46本几十万字的教学日记,用微薄的工资资助学生,累计8.2万多元。 

  他,就是全国优秀教师、徐庄镇枣庄共青希望学校校长陆繁伟。 

  1988年,陆繁伟因身体原因无缘高考。求学梦破碎了,他却有了一个更强烈的愿望:在本村当一名民办教师,尽自己所能让山区孩子都能读上书,并能读好书! 

  求知若渴的陆繁伟勤学好问,请人辅导,不断练习备课授课。经过不懈努力,1989年他以民办教师身份考入枣庄师范学校。也就是从那一天起,他给自己立下了一个誓言:把毕生精力献给教育事业,把教书育人当成崇高追求。 

  从教23年来,陆繁伟虚心学习教育知识,不断钻研教学教法。为了给自己充电,他通过自学进修拿到了专科、本科文凭,参加省市级骨干教师培训;为了教好孩子,他多次牺牲休息时间,到枣庄、临沂、莱芜等地拜名师,求帮助。 

  2009年,陆繁伟来到枣庄市共青希望学校担任校长。当时,校园破旧不堪、杂草丛生,教学楼漏雨,教学质量下滑,大量学生流失。 

  陆繁伟首先从改变教学楼做起。为节约成本,陆繁伟带领着教职工干了起来,他本人承担最重也是最危险的提升防水胶任务。一次,站在楼顶边缘提升防水胶时,陆繁伟一不小心从楼顶掉了下去,伤及肝部,胆囊破裂。 

  为了省钱,陆繁伟没有去公立医院就诊,而是到一家私人诊所摘除胆囊、修复肝脏。由于医疗条件较差,他连续多天昏迷不醒,差点丢了性命。后经转院治疗,1个多月后才转危为安。想起这些,他的妻子李秀英至今心有余悸。 

  陆繁伟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发动学生到山上找奇石、挖树根,举办兴趣小组。学校进而开设了彩泥画特色课程,组织诸如红领巾小社团规划小社团科技小社团等。良好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社会的一致认同,原来流失的学生也都重新返回了校园。 

  徐庄镇作为沂蒙山区的贫困乡镇,外出务工经商的村民较多,造就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 

  为了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陆繁伟充分发挥镇驻地学校的作用,探索出一条建设乡村少年宫、对留守儿童进行集中管理的新路子——以枣庄市共青希望学校为依托,创建徐庄镇乡村少年宫,对全镇留守儿童进行集中管理。 

  陆繁伟依托本校条件,建起一所功能比较齐全的少年宫,开设了电子琴、书法、二胡、笛子、象棋、国画和舞蹈等功能室,并在全镇优秀教师中招募了22名辅导员充当志愿者。陆繁伟又发动全镇12所完小成立留守儿童关爱站,建立健全镇域留守儿童关爱体系。 

  对于陆繁伟,山亭区教育局局长高玉龙评价说:他特别热爱教育,擅长解决教育发展中的难题,他是山区教育的领跑人 

 

张国伟:教学科研相得益彰

  【简介】张国伟,男,汉族,19391月出生,中共党员,西北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他始终耕耘在教学第一线,并在科研领域勇攀高峰。曾获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

  50多年来,张国伟一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先后承担了构造地质学等8门课程的教学。每一次上课都精心准备,每一年都有新的内容。他的课生动幽默,信息量大,为了能够听他的课,学生都争着抢占好座位。尤其是他的报告和讲座,总是场场爆满。 

  张国伟在硕士生、博士生的培养上花费了大量心血。他说,导师应重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科学与道德素质。张国伟指导培养的学生,很多已成为单位学术领导、学术带头人、杰青、长江学者等。 

  野外考察实习是地质学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张国伟特别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实习中他坚持与学生一道东奔西走,同吃同住。学生出野外实习,往往嫌苦嫌累,不愿多待,但与张国伟一起外出的学生从来不叫苦叫累,主动要求延长时间,多承担任务。学生说:老师在野外比我们年轻人走得都多都快。 

  尤其令人感动的是,2010年张国伟因为长期超负荷工作而生病住院,但是在住院期间,他脑子里想的还都是教学和科研工作,学生们看到病床上到处堆的都是文件和资料。他还记着吩咐出野外的带队老师如何安排行程路线,注意事项是什么,要保证学生们的安全等。 

  在科研领域,张国伟也做出了突出贡献。上世纪60年代早期,张国伟一毕业就开始涉足秦岭造山带的研究。10年间,他带领学生前后多次穿越秦岭,其中数千公里完全是徒步。他的足迹几乎踏遍了秦岭的沟沟岔岔。无怪乎,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张国伟具有准确无误说出某某地质现象在哪条沟、拐几道弯的一棵核桃树下的本事。 

  几十年间,张国伟参与的富铁会战研究、秦岭造山带岩石圈结构、演化及其成矿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