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班主任老师的一点心理学建议
2017-04-27 08:10:47   来源:   点击:

 

给班主任老师的一点心理学建议

2015年12月04日 15:28:09访问量:107次
 
 
各位老师,下午好!
今天利用班主任培训的机会向大家汇报下学校里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情况。如有不到之处,还请大家多多包涵。
 大家平时工作很忙,可能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是特别了解,我先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吧。
简单地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要是说得正式一点,就是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
中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到现在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也没有统一的教材。有的主张心理教育课程化,就是说开设心理课;有的主张开展个体化的讨论与学习;当然,也有心理教育开展得非常好的学校,既开课又进行个体辅导,像上海的七宝中学和南京五中,他们有好几个心理专职老师。
我们学校的心理教育形式是以危机干预为抓手,学生的成长辅导为重点的个体化的讨论和学习。
 一、心理教育与德育的关系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延续,但它又与传统的德育教育不太相同。道德教育主要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引导学生遵循社会行为规范,成为一个遵纪守法,有益于社会,服务社会的公民。比方说我们会教育学生在课堂上遵守纪律,认真听讲。再比如,我们会鼓励学生勤奋学习,珍惜光阴。会对学生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德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活动,以示范和社会学习为主要手段,有着鲜明的善恶美丑的区分。
 心理健康教育,则是针对来访学生的成败经历、优劣表现展开讨论,是以尊重、同感(感同身受)和无条件的接纳为前提,强调助人自助。它不单独地就事论事,而是从个人的成长历史、生活环境、家庭背景和性格特点来看待学生当前面临的失意经历与偏差行为。它使人更富于自我反省的精神,帮助学生学习认识自己,是一个自我探索的过程。心理老师不会要求来访学生一定要做什么,虽然他可以提出建议,但最后的决定权在学生手里。
自愿原则(初中学生稍有不同,会有更多的建议咨询),保密原则,价值中立原则,
要有特定的场所,要有咨询记录,不得有双重关系。
心理健康教育是平等基础上的相互讨论。
 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是互为补充,不可互为取代的,两者殊途同归,都是在为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和道德品行而努力。
 二、我校心理教育的开展情况
下面我要介绍的是我们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情况。我们学校的心育工作主要分两部分进行:一是危机干预和预防;二是自我成长辅导。
第一部分、危机预防与干预。
就是为学生建立心理档案,筛选出高危人群,就可能伤害自己或伤害他人的人群进行工作,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一)我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1、现初一年级(略)
2、现初二年级(略)
3、现初三年级(略)
4、其他地区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根据文献报道(2012. 6《中国学校卫生》):上海市中学生抑郁症状出现率为18.6%,成都为24.55%;深圳市在对1418名初中一、二年级学生和1653名高中一、二年级学生做的心理调查中发现,有29.5%的男生和38.3%的女生有自杀意念。
自杀意念是指体验自杀行为的念头,而没有采取实现此目的的外显行动,具有隐蔽性、广泛性、偶发性的特点,常常在沮丧抑郁时呈一过性的表现,但是随着沮丧时间的延长,自杀意念出现的频率也随之增加,并变得根深蒂固,不仅仅是想死的想法,而且会想怎样实施自杀。
影响因素:生活事件总应激量、父母的严厉惩罚,及过度保护
 (二)跟进措施
我们会根据测量结果呈现的严重程度,分两批通知学生到心理咨询室来做进一步的了解,最终的结果要根据学生自己的解释来判定。在这里要特别谢谢各位班主任老师的配合。
学生解释结果的过程也是一个心理辅导的过程,或者说也是一个促进学生的心理成长的过程。如果发现学生需要进一步进行干预,我们会继续提供帮助。如果需要和家长联系或者是通知班主任老师与分管领导,我们会及时通知。必要时也会转介到高一级的心理咨询机构。
给学生做心理测量,建立心理档案,其作用就像我们教师每年一次的体检一样,有病治病,没病预防。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危机是很正常的,只要引导得当,这些成长中的危机可以化为成长的契机,这未尝不是件好事。就像我们这些生活在文明社会里的人,经常得些流行感冒什么的,体内自然而然地就携带了相应的抗体,再遇到这些流感病毒时就有了免疫能力。心理上也是同样的道理。
 第二部分就是以个别或小团体的形式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
每个人都有个理想的“我”,也有个现实的“我”,当理想中的“我”与现实中的“我”相差太大时,就会出现心理问题。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往往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三、给班主任老师的一点建议
1、不要让自己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的那根稻草
我们在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事情,无论好坏,都需要我们去付出努力,去应对生活中的这些变化。应对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付出心理和生理能量,会对周围环境、事态及自己的能力有一个评估。如果我们在应对的过程感到麻烦,说明遇到的事情给我们带来了压力。压力带给我们的影响有好有坏,如果在经历了压力事件后没有被击垮,会提高和改善自身的适应能力。如果压力超出了我们的承受范围,导致崩溃,疾病和死亡就有可能出现。我们如此,学生也如此。比如说,有一个学生,成绩不好,还不努力,作业不好好做,上课不定神,提醒了多次也没用。通常我们气急了,就会把学生拎起来好好地批评一下,如果看到他一副漠然无所谓的样子,还可能会说他不要好,“死猪不怕开水烫”。希望的是能够激起他的羞耻心,“知耻而后勇”嘛。点将不如激将,这种方法是很有效果的。但是,如果这个孩子正好因为表现不好被家长打骂责怪,被同学耻笑,心里已经很难过了。他的漠然只是一中自我保护的本能——将感觉和情绪切断,因为内在的恐惧和痛苦太强烈了,远远超出了他能承受的范围。如果我们不了解这种情况,劈头盖脑地训了他一通,以为他一点都不难过,很无所谓,他可能在课后就用刀割了自己的手腕。
每个人承受压力的能力不同。所以,在教学和管理中,不仅要钻研教材教法、管理技巧,也要尽量去了解学生的内心感受和想法,我想,这样教育时可能会更有针对性些。不要让自己的好心,导致不好的结果,不要让自己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的那根稻草。
 2、保持一份自我的觉察。
李娜在她的《独自上场》中说,2006年2月,她在多哈打比赛时,遇到一位世界前10的选手,完全被对方压制住,没有一点逆转的机会。这次失利让她陷入了深深的绝望当中,觉得自己所有的奋斗都是没有意义的,自己一直在错误的方向上行进,根本就不配打网球,生来就是个失败者!
这就是典型的负性自动想法。我们在遇到严峻的生活事件时,头脑里就可能出现这些负性自动想法。
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的一段经历。我曾经教过两年的生物。我不是学生物的,所以需要先自己听课,然后再教学生。当时很担心自己教不下来,自己丢脸不说,也耽误了学生。记得最开始批改学生作业,越批越生气:明明很简单的题目为什么做不对呢?答案就在书上,只要抄一下,还不愿意抄!越往下改越是生气,恶狠狠地打着“×”。把“×”画又重又大,人也变得越来越沮丧,觉得自己实在很失败。大概批到1/3的时候,我忽然觉察到自己的情绪是如此的愤怒。(心理咨询师需要有较好的自我觉察能力,用来防止自己受到负面信息的伤害,或是避免自己的负面情绪伤害到来访者。)当我觉察到自己的情绪状态时,就平静下来了。怎样才能让自己不那么愤怒和挫败呢?也就是说,让自己感觉好点呢?我想了一个自欺欺人的方法——给做对的题目打个大大的“√”,错的题目打个小小,小小的“×”,再往后,干脆“×”也不打了,就打个“?”,意思是怎么回事?。这样批下来,心情好多了,简直是非常愉悦。去上课时又变得兴冲冲的,看学生的时候,也觉得他们顺眼多了。哪怕学生10题里面只做对1题,我也就只看这1题。结果是我自己开心,学生也开心。他们也慢慢地跟着关注自己做对的题目,也自我感觉好了起来。人有趋乐避苦的本能,他会重复做能给他带来快乐的事情。
各位老师面临的压力要比我当时大得多,受到负面信息的影响可能会更大些,所以不妨保持一份对自己的觉察。学会观照自己的情绪,尽量觉察出是由什么引起的,会导致怎样结果。保持观照就好。爱自己,才能爱别人。
 3、做个追求卓越的人,不当完美主义者
曾有位家长对我说,他们家的孩子最近做作业做得很晚,每天睡的时间很少,他心里非常着急,小孩子怎么可以只睡那么一点时间呢?作业多是一个方面,另一个原因是小孩子作业做得很慢,催他快点也没用。问我他们小孩子是怎么了?最后这位家长无意中说,小孩子原来成绩挺不错的,就是不知道什么原因,每次总会被扣那么一、两分,错那些不该错的题目,怎么提醒也没用。还有,现在成绩没有原来好了,等等。当时就聊到这么多。
后来咨询时,一个学生告诉我说,他小学时成绩很好,但是初一的第一次期中考试却考得很一般。当时心里又害怕又难过,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因为学的时候还是像小学时一样很努力很认真的。回到家里,父母反复地说他不用功,说谁谁家的小孩怎么怎么有出息,考得怎么怎么好等等。结果这孩子就认为——学习成绩是最重要的,如果自己成绩不好,就会让父母丢脸。父母在意的是他的学习,是能不能让他们在亲朋好友面前有面子,至于他这个人,是无关紧要的。他说,他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存在价值。
这个学生的话让我忽然意识到,我们大人想表达的信息和孩子接收到的是如此的不同。我们以为我们给他们的是金玉良言,孩子吸收的却是言语背后的情感和气氛。这也让我突然明白了那个孩子为什么作业做得很慢了,他是想尽量避免出现不该有的错误,因为这是父母反复在强调的。
哈佛大学的沙哈尔教授在他的《积极心理学》课中讲到追求卓越的人和完美主义者的区别。对完美主义者来说,生活进程中的A点和B点之间应该是一条直线,因为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任何失败都会割断这条直线。而追求卓越的人认为,从A点到B点,可以迂回螺旋式地前进。
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可不可以也尝试着做一个追求卓越的人,不当一个完美主义者呢?先不急于将自己的人生经验一股脑地传给他们,那是我们的,不是他们自己的。在把握好大局的前提下,我们不妨放放手,给孩子时间,给他们犯错的权利,让他们自己去摸爬滚打,走走弯路,摔倒又爬起,这样他们才会有机会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他们的内心才会慢慢地变得有力量,才会有把握感。杰出的心理学家,积极心理学大师塞林格曼说,治疗抑郁症最有效的措施之一是让患者有克服困难的体验。
在倪萍的《姥姥语录》里,倪萍姥姥说:“养孩子,你别催着他长,别催着他学。有人早长,有人开窍晚,你耐住性子等他就不白等。”老人家的话里透着朴素的人生智慧,也带着一份对自己的自信。
如果我们实在无法容忍孩子的不完美,那么要处理的就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我们自己的问题。
对孩子的教育,重要的不在于我们教他们做什么,我们对他们说了什么,而在于我们在遭遇困难时所呈现出来的态度,我们的应对方式。应该让孩子意识到,一个成熟的人,在遇到困难时可以有多种方法去应对。父母如此,同样身为重要他人的老师也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