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拿什么吸引学生爱上你的课堂
2017-04-25 10:03:44   来源:   点击:

 

老师拿什么吸引学生爱上你的课堂

2015年01月13日 08:55:15访问量:268
 
 

 

   
 
 
近日到某校和老师们交流时,有位老师说不时看到我博客的文章上有诸如此类的留言:“我也想成为一名生物老师,给孩子们这么生动丰富的课堂”,问我“靠什么来吸引孩子们的?”想到古语所说的“亲其师,信其道”,事实上也正是如此——当学生非常喜欢某个老师的时候,一定会特别喜欢上他(她)的课,并发誓要把这门课学好,否则会对不起该老师。那么,这个“亲”的缘由是什么?肯定不是靠表面上甜言蜜语“哄”得学生开心,也不是靠简单的小技巧、华丽花哨的表演吸引学生眼球,更不是天天挂在嘴上的“我都是为你好”,而是老师所具有的较高的专业素养。

(更多您喜爱的内容,敬请关注学校生活教育博客:http://hbczm163.blog.163m/

 


 

准确的表达,比表面上的花样更重要

我时常看到,有的年轻老师刻意模仿一些名师上课,甚至把名师课堂上的方法、语言、动作全盘照搬,学的惟妙惟肖,但却没有名师的课堂效果,甚至是邯郸学步、丑态百出,那样的课只模仿了名师课堂的“形”,没有名师课堂的“魂”,也就是只掌握了名师教学的“术”而没有理解“术”背后的“道”,这个“道”,就是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对教材的把握,以及对教学技术和手段的恰当运用、对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需求的理解。

只有真正理解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理解了知识本身的规律和特点,才能把固化在文字中的知识还原到生活中,充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本地和本校特点,利用社会的、家庭的、生活的,乃至教师自身和学生自身的各种资源加以整合,使之成为鲜活、生动的教学内容,学生自然会被你吸引。

要教授某个学科,首先要对该学科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及知识的发展史有所了解,并通过教师的理解、内化,用自己生动的、生活化的言语和方式表达出来,用学生愿意接受的方式展开教学。专业知识欠缺的老师,即便语言很生动,给学生的也未必是科学的、准确的知识;专业知识很丰富,但表达不到位,就会让学生云里雾里、越听越糊涂。能用自己的方式准确的表达,这比表面上的花样迭出更重要。

(更多您喜爱的内容,敬请关注学校生活教育博客:http://hbczm163.blog.163m/

 

 

你对学生有多少爱,就能唤醒学生对你的多少爱

试想,一个经常讽刺挖苦学生的老师,无论有多高超的教学技艺,学生也很难喜欢他。如何尊重学生,说简单也很简单——当学生表现突出、取得进步的时候,老师真诚的欣赏与赞美,会更加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加优秀,你对学生有多少爱,就能唤醒学生对你的多少爱。

当学生出现失误或者犯了错误的时候,不是简单批评,而是分析原因,站在学生的角度给予理解、同情,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并真诚帮助学生学生修正自己,让学生不断进步;当遇到并不优秀的学生,甚至学习基础很差、长相不够俊俏、家庭条件也很差的学生,能包容、接纳不同的学生,并给予起码的尊重和关心时,会唤起学生内心对美好的追求,甚至能激发出学生无穷的潜力,让学生从自卑走向自信并不断走向成功;

当学生遇到困惑、困难的时候,能陪伴、鼓励学生走出人生低谷,这种帮助,未必是物质和经济上的,而是精神上给学生以温暖和鼓舞,学生感受到你的尊重和真诚,也由此学会了尊重他人、成为一个有尊严的人。

(更多您喜爱的内容,敬请关注学校生活教育博客:http://hbczm163.blog.163m/

 

 

有一颗童心的老师永远不会老,永远受学生的喜爱

有人说,医生越老越有价值,但老师越老越不被学生喜欢,因为老教师不如年轻教师青春亮丽,缺乏年轻教师身上的朝气与活力。这话有一定道理,但也不完全正确。仅仅是因为老教师脸上的皱纹不断增多、头上白发缕缕而不再吸引学生的目光?为什么老教师没有了活力与朝气?我想,最关键的是老教师丢失了最最珍贵的“童心”,这和皱纹、白发无关。

和年轻教师比起来,我的确是很老了,但走进课堂,学生从没感觉我是“老教师”,因为我从没因年长而固步自封、不思进取,而是不断学习、不断研究与思考,由此不断改善自己的课堂,努力让课堂多一些美好、多一些生命的元素;我也从不居高临下对学生说教,而是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用平等的心和学生交流,用宽容的心对待学生成长中的错误,使师生之间能够达到一种心灵的零距离……如此,学生也就从不觉得我多“老”,也才会喜欢我、喜欢我的课堂。

当然,仅仅“亲其师,信其道”是远远不够的。我希望我的学生不只是因为喜欢我而“爱屋及乌”地喜欢我的课堂,我更希望因为我的教学而使这个学科本身充满了趣味与挑战,使原本固化为书本上文字符号的知识变得富有生命与魅力,进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即便我不教了,学生依然喜欢,甚至在离开学校走上社会之后还能对知识充满了向往进而主动学习、主动探究,那才是最重要的。

编辑:峤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