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的课堂源于智慧的引领
2017-04-25 10:11:36   来源:   点击:

 

生态的课堂源于智慧的引领

2015年01月28日 09:11:05访问量:161
 
 

 

 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目的、讲求效益的活动,通过教学要使学生掌握知识,习得技能,发展智力,形成态度和相应的品质。我们的数学课要追求一种真实、有效、返朴归真的原生态,可以说,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学生学到什么?得到什么?这是每一位教师都必须首先追问和考虑的问题。让学生学习真实的数学,有效地学习数学,在数学教学中将活生生的数学“原汁原味”地交给学生,让学生亲自参与“知识的再发现过程”,真正体验到获得新知和能力的乐趣,亲身经历“唯有源头活水来”的情感体验,创造出“真实、开放、有效”的绿色数学新课堂。下面就五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教学内容谈点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经典故事 感悟智慧 了解策略 
 
教学一开始,教师为了能让学生知道策略的含义,借助一个学生熟悉的、生动有趣的flashi小故事——《曹冲称象》这一情境,让学生初步感悟什么叫解决问题的策略。在这个事件中,看似麻烦的石头换大象,但事实上在当时也是唯一的方法,使学生在充分感悟到曹冲的智慧的同时,认识到这种方法就是数学上的替换,而且是等量替换,替换能使看似不可能的事变得可能。让学生初步感受替换策略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到这种策略确实有用,能够为我们解决实际问题服务,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二、图文结合 激发智慧 选择策略 
 
五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学生在初步学习了用列表的策略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教学用画图或列表的策略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体会策略的多样性,在学生学会方法的基础上初步具有应用方法的意识,让学生充分地体验画图或列表解决问题的作用,从而自觉地、灵活地、有效地选用这种方法的意识、态度和能力。所以在教学时着重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1.细品关键句 
教师在出示例题后,就应抓住题中关键句“小杯容量是大杯的1/3”“正好倒满”,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对关键句进行了诠释:“大杯容量的1/3是小杯”、“1大杯是3小杯”、“3小杯可以换成1个大杯”、“大杯一份,小杯要3份”,尽可能地使它与生活中的语言描述相吻合。然后,老师就让学生安静思考可以采用何种策略使题意能清楚明白的呈现出来,从而求出大小杯各有多少毫升。 
2.视图做桥梁 
策略不能直接从外部输入,只能在方法的实施过程中通过体验获得。体验是心理活动,是在亲身经历的过程中获得的意识与感受。体验使数学教学不再仅仅关注数学事实的接受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而扩展到促进学生发展的各个方面。用画图的方法完成替换的思维过程成为解决问题的桥梁,也是进行替换教学的手段,但老师没有强行灌输,而是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分析完关键句后,老师可以这样问:“你准备采用什么策略?”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还可问:“你能用简洁的思路把它画出来或列出来吗?”让学生充分地体验画图列表解决问题的作用,从而激发他们自觉地、灵活地、有效地选用这种方法的意识、态度和能力,使学生在选择策略过程中个性得到张扬,创新的火化得以燃烧。 
3.提炼促升华 
在学生提出把大杯的果汁换成小杯的果汁后,让学生大胆地“猜测一下,还有不同的替换方法吗?”从而,感受到解决这样的问题,既可以把大杯换成小杯,也可以把小杯换成大杯来思考。但老师教学时不能只停留在问题解决的结果上,而应进一步引导学生比较这两种方法有什么共同点,让学生从现象中提炼出本质的规律:只要把题目中的两种不同的量,通过替换转换成同一种量就可以解决问题了。(教师板书:两种量 一种量)这样充分的比较,本质的提炼,思维的碰撞,进一步挑起了学生的心理冲突不满足的欲望,为形成富有理性的数学思考积累经验与感悟。 
 
三、回归生活 体验智慧 优化策略 
 
荷兰数学家佛兰登塔尔说过:对小学生来说,小学数学知识并不是新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旧知识”,数学学习是他们自己对生活中数学现象的解读。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它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来于生活、归于生活的知识才是有价值的知识。教师把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教学,能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求真实的背景。练习中,老师可以出这样的一道题“体育器材室里有2个同样的大盒和5个同样的小盒都装满球,正好是108个。每个大盒和小盒各装多少个?”学生凭借生活经验一下子就发现缺乏条件,思维顿时活跃了起来,然后分别补充了几个条件,在经过师生的共同筛选后,可以确定以下两种情况: 
 
因为只有这两种方法才能解决实际问题,这里,师生选择了最优的策略解决问题。学生也体验到了智慧的快乐。 
纵观整堂课,我们会发现课堂教学回归了“常态”,还了数学教学的“自然本色”。巧妙地把“数学化”和“生活化”在高层次上进行了整合。这样的课堂才能做到少一些造作、少一些约束、少一些干扰,这样才能充分呈现出原汁原味的、充满绿意的课堂。 
编辑:峤钟